易经文化网

风水哲学的四大支柱(二)

时间:2015-01-17 18:43:49 点击: 795

  核心提示:《地理人子须知》:“凡干龙大地,龙气长盛,结穴已完,山势难止,必有余气之山,或去数里,或去数十里,其去又多融结**,随其力量,皆有发越??”

《地理人子须知》:“凡干龙大地,龙气长盛,结穴已完,山势难止,必有余气之山,或去数里,或去数十里,其去又多融结**,随其力量,皆有发越??”“世人不识大地,多被余气山所混,彼无真见,必于尽处结穴,方为龙尽气钟。”这里讲了风水中的一个术语,“余气”,它是指龙脉之气在融结成形后,还有一些剩余的气脉继续旁衍一程,或数里或数十里不等,形成穴场附近低矮的小地形。至于“乘生气”,作者认为,要有水导引和界止,而聚结还需要靠四周护砂围护拱卫,不使风吹散,下葬时,生气反气入骨,荫福子孙,从而体现生气生生不息的奇妙之道。

关于风水中的“气”,到了宋代以后特别是到明末清初,由于对磁场效应、潮汐与月球关系等观察的进步,对气的认识开始逐渐有了与现代“场”的概念相接近的意涵。徐苏斌对风水心理场研究,引证了明末清初揭暄、游艺两人研究潮汐现象时,绘制的《两月对摄潮汐图》中,用虚线描绘的“气”在月、水相互作用中所起到的介质作用,其图示非常接近电磁场的表示方法。

明代著名的王廷相在研究磁力现象时,也有类似的表述:“气以虚通,类同则感,譬之磁石引针,隔关潜达”。这些说法,使古老的风水似乎与西方现代科学对以太、心理场等的现代表述有了嫁接的基础,为风水的现代发展提供了一种科学性的可能。但笔者以为,这只能是现代意义的图解,而不是本原意义的风水。风水的气,主要是指源于土地的地气、生气,所以背离这一本意的科学附会,可以说都是非科学的、反历史的,这种态度和所谓现代化的努力并不可取。

第二节一个和字贯穿风水

将天、地、人、神作为一个统一体,追求四者的和谐,是自古以来中国思想独具特色之处,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对人类社会最突出的贡献。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说法。《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

天道》言:“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运》言:“一盛一衰,文武经纶。一清一浊,阴阳调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被称为“三才”。王符《潜夫论》“本训第三十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各循其道,和气乃臻,机衡乃平。”可见,一个“和”字,囊括了天地万象,其主体则是人。人要顺应天地之道,顺乎天理;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人的自我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那么,如何体现天、地、人的和谐呢?第一是顺应天地大道的自然规律,不能违逆而自行其是。《黄帝内经·素问》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之道。”就是说,人不能违逆四季轮回的规律,违背就会生病惹出灾祸,顺从的话就会百病不生。

第二是依据天地之道,来规划制定人伦社会的规则纲纪,所谓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中国人自古推崇“上以仰观天文,下以俯察地理”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周易·系辞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伦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周易·系辞下》又说:“古者庖牺

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观天也好,察地也好,都是要使人事顺应天地之道,以类万物之情,以象人伦之规。“法天象地”、“天纵圣哲”、“替天行道”、“天理良心”、“天诛地灭”等等成语,就生动体现了“天”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功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体现了中国人将天、地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宇宙价值观、生灵观、伦理观与生态观。例如,《老子》即言:“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晋代著名的风水大师管辂在《管氏地理指蒙》中也阐发了类似的观点:“人与天地并列为三,非天地无以见生成,天地非人无以赞化育”,又说:“寻龙择术,天道必赖于人成”。稍后成书于唐代的《黄帝宅经》更进一步发挥说:“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

进一步,是将人与天完全对应,天有的规制人也相应地具备,达到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境界。比如,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十二个月,人有十二大骨节等等。这一思想,也反映在易经八卦中,为后世所不断演进。如八卦象征着天地间万物构成的八种基本形态:乾卦为天,坤卦为地,震卦为雷,巽卦为风,坎卦为水,离卦为火,艮卦为山,兑卦为泽。

而相应地,人的四肢五官也与八卦对应: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早在西周就已萌芽,先秦诸子著作中已经多有论述,只是比较零散。到了东汉,大儒董仲舒在其名著《春秋繁露》一书中才加以系统化,认为天是万物之祖,具有人格意志、喜怒哀乐,提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观念与概念。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成语则是到了宋代由张载首先使用的:“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遣人”。此后,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是被风水学特别是理气派所发挥,不断走向追求天星精气、元运、卦气与方位吉凶等的层面。

第三是法天象地,效法天道规划营建地上的物事。上应天星、法天象地的观念,既可以看作是上述天人合一、天人顺应思想的自然延续与反映,也可以看作是这一思想在规划、营建中的独立发挥、发展。其思想表述始于战国时期的伍子胥,他以法天象地的思想规划了今天的苏州城。

总之,将天道、地理、人伦及其相互作用视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是自古以来所有风水思想源流的源头。不管其中流派变化如何,风水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始终将天道、地道、人道的三者和谐统一作为其理论核心,由此也确立了中国风水的理论境界。

第三节大地的有机循环决定风水兴衰

中国人自古以来头脑里对宇宙的看法,有一个非常突出、可取的地方,就是将天、地、人看作一个统一的有生命征候的活体,大地与人一样,都有经络、穴位。这一思想根源于阴阳两分、阴阳化生的观念。《易经》对此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谓生生之谓易,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等等,贯穿的都是生命、生气、生动、生机的意思。既然是生命体,就需要新陈代谢,就会有生命周期的兴衰轮回。这样的见解,到老子、庄子的时代已经非常发达了。比如,《老子·道德经下》五十二章有言:“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这里,以母子关系来比喻万物化生的道理。同是《老子·道德经下》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怎么理解呢?它说的是万物循环运动的道理——循环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功用。天下万物由“有”生成,而“有”则又是由“无”产生的。

《管子·水地》第三十九中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也。故曰:水,具材也。”又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并具体描述了人怀胎于羊水中,经历十月成形出生,便眼能看、耳能听、心能想,所以水聚积于玉中而表现出九种品德,同样是将人等生命体的精、血、筋脉等之义来比喻大地山川。


Tags: 
作者:易经风水学 来源:网络
惊讶 欠揍 支持 很棒 愤怒 搞笑 恶心 不解
共有评论 5相关评论
  • 易经风水学风水知识居家风水办公风水墓地风水风水故事风水宝地风水大师 投诉举报
  • 易经文化网(www.piaoliuhe.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43133050@qq.com 站长QQ:43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