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城市有历史,才有内涵。盘龙城位于武汉市北郊滠口境内,因盘龙湖环抱而得名,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盘龙城有五山十湖,山环水抱。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媚。人因山水之气而杰。1954年,盘龙人揭开了遮盖古城的泥土,使沉睡了三千余年的“殷商盘龙城遗址”惊现于世。中国著名的商史专家邹衡认为,盘龙城是研究我国早期城市和国家形态的珍贵标本。
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给极具现代气息的盘龙城经济开发区注入了无与伦比的文化内涵。历史如坐标,又如灯塔,它启示并告诫当今的盘龙人如何发扬光大,推陈出新。图片
盘龙城风水解说【见上图】
盘龙大道、楚天大道和岱黄高速三条公路呈环抱状,呵护着盘龙古城。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恰是“玉带缠腰”。
山川灵气乃乘风刚散,界水则止。放眼盘龙城,山水相依,聚集灵气,落脉结穴,恰合“界水则止”之含义。再结合地图,盘龙城状似方盘,又似马蹄形。按风水学来看,正是聚龙、聚气、聚水的聚宝盘的格局。 图片
山环水抱,盘龙城堪称上风上水
此次受《购房指南》杂志之托,笔者奉命考察盘龙城之风水。并特邀友人撼龙先生同往,希冀通过测量、定位和分析得到具体的数据和分析,对盘龙城之风水得出一个简明扼要的结论。
风水是中国一门古老的关乎人类生存的学问,不能简单地把它等同于迷信。它体现和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如何改造自然、如何追求自然和居住的和谐统一。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盘龙城,可下一个结论:风水宝地。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内自然生态保持得相当完好。丰荷山、白鹭山、林山、甲宝山、露甲山、横山、铜管山等九山层峦叠翠,同盘龙湖、盘龙城湖、长湖、童家湖、汤仁海、新教湖、马家湖等众多湖泊相依相映,构成了汉口北面水山相连,水碧山翠的天然图画,其生态之美、山水之秀为武汉近郊少有。图片在风水学里,山为龙,主贵,水为财,主富。“寻龙山水要兼论,山旺人丁水旺财;只见山峰不见水,名为孤寡不成胎”,这说明了山水相依在风水学里的重要性。
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就是一座有山有水,山环水抱的风水宝地。武汉是千湖之省,并不缺水,像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官湖板块、东西湖的金银湖板块、武昌的汤逊湖板块,都是有水无山,只能围绕水做文章。只有盘龙城,不但有山水兼得的原生态,还有深厚的历史文脉支撑。 笔者早就听闻,盘龙城风水极佳,却一直未能亲自考证。当我们来到盘龙古城遗址时,顿感眼前一亮,心旷神怡。长长地吸了一口原野的新鲜空气,立即觉得人已融入山水之中。何谓风水?风,关乎天相,水,关乎地相。两者结合,即天地之相,亦天地之道。风水对天,讲究风和日丽,阳光充足;对地,讲究土质肥厚,清香纯正;对山,讲究环抱有情,树林葱笼;对水,讲究清澈甘甜,环绕曲抱。
当时,夕阳时分,环顾四周,无一不合以上。尤其是我弯腰掀起一把偏红的泥土,感觉到细腻湿润,香味独特。极目远处,山势(龙脉)由北逶迤而来,起伏有致,枝脚摆动,可谓一条活灵现的生龙。
《葬经》云“风水之法,得水为上。”山川灵气乃乘风刚散,界水则止。放眼盘龙湖水,清澈碧蓝,环抱有情。如此山水相依,聚集灵气,落脉结穴,恰合“界水则止”之含义,再结合地图,盘龙城状似方盘,又似马蹄形。按风水学来看,是聚龙、聚气、聚水的聚宝盘的格局,主人丁兴隆财源茂盛。纵观盘龙城这几年的发展与变化恰好印证了风水格局所兆示的含义与前景。
天时地利人和 助盘龙城发展
借中部崛起的契机,政府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建设盘龙城,并致力于交通、绿化等各项市政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此谓天时;盘龙城扼水、陆、空交通之要冲,北接天河机场、南通汉口火车站,加之房地产开发势头正猛,已有多个千亩大盘云集于此,标志着它的兴旺、发达,可谓地利;随着这些房地产项目的建成入住和各个产业均衡发展,将带来大量人口的迁入,此谓人和。此三者共同作用,盘龙城已初具重镇规模,并成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因天色尚早,我们一行又在日月山水驻足片刻。地块呈南高北低之势,俯观全局,多处皆成为“坐实朝空,家业兴隆”之风水格局。结穴又又为北高南低之格。从高处俯视,山水组合形成太极图状,可谓大造之势,结穴之处。此处只需人潮流动,必人杰地灵。可知该开发商必花了一番心思,把现代建筑和中国传统风水结合得浑然天成。
先天的优势,加上后天的保护性开发,盘龙城这位历史的世人,将以海纳百川的气势,再一次谱写长江流域文明的新篇章。
温馨提示: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