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之道,在于察识山川形势所蕴藏之气,观其聚散流止,进而推断其荫生人材之品类与命运之穷通。罗盘廿四山,各具五行,禀气不同,故其所应验之人事亦有显著差异。然此论必基于一核心前提:须是来龙真切、穴星成形、砂水环抱之成格之地。若龙穴不真,纵有吉向,亦如无根之木,谈何发越?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壬、丙、寅、申、巳、亥数山之特性,结合传统风水学理,剖析其出人之别,以供同道参考。

一、 阳水阳火之极:壬丙二山,福祸相依
壬山丙向与丙山壬向,乃廿四山中力量最为显赫、应验最为迅捷之局。盖因壬属阳水,喻如大江大河,浩瀚奔流;丙属阳火,犹如太阳之火,光明普照。此二者,一为至阳之水,一为至阳之火,其性刚猛,其力宏大,故能致“大富大贵”,然亦潜藏“大起大落”之机,正合“福祸相依”之理。
1. 壬丙之贵格与条件
欲使壬丙二山发越极贵,而非招致灾祸,须审其来龙与堂局,条件极为苛刻:
来龙雄浑:龙脉乃力量之源。壬丙之局,若得乾龙(属金)或亥龙(属水) 入首,则为上吉。乾为天,为君,亥为天门,其龙气最为尊贵,力量磅礴。得此来龙,犹如猛将得千军万马,方能驾驭壬丙阳刚猛烈之气,方可孕育出统领一方、位至“封疆大吏”之极品贵格。
落脉穿心:龙脉落穴之际,其下脉方式至关重要。“穿心脉”乃龙脉中正而行,不受旁扰,气脉纯一,其力最为专聚,远胜于从旁而出的“侧脉”。得穿心脉,主其贵气清正,行事果决,能当大任。
堂局贵器罗列:明堂之内,须有重重贵砂印证。若有“展诰砂”(如展开的圣旨)、 “天马山”(如奔腾之骏马)、“文笔峰”(如卓立之毛笔),主文章科甲,官贵显达;若有“仓山”、“库山”(如圆形、方形之饱满山体)及“银瓶”、“金盏”等小巧秀丽之砂,则主财富丰盈,家积千金。此等贵器,是判断其格局大小、富贵层级之外在表征。
2. 福祸之辨与承负之理
然“大地由来都带煞”,如此极旺之局,其煞气亦非同小可。若点穴稍有偏颇,或理气不合,或砂水有缺,则阳水泛滥成洪灾,阳火炎烈致焚毁,非但不能致贵,反主破家、凶死、暴病。故古师点此等大地,必审慎再三,非德厚福隆之家,不敢轻与。此即告诫后人,追求风水,当量其福德,审其格局,不可一味贪图大龙大穴。
二、 四长生之机:寅申巳亥,各显神通
寅、申、巳、亥,在五行寄生十二宫中为“四长生”之位,代表气机发端之始,生命力最为旺盛。故以此四山为向,或来龙自此四字入首,其地多有生气,孕育人材亦具特色。然四者虽同属长生,因其所在卦宫及五行属性不同,所出人材之职业倾向亦有明显分野。
寅山(属艮卦,五行属木):寅为广谷,五行属木,其卦位为艮,艮为山,有静止、阻止之象。在人事上,引申为约束、纪律、武力。故寅山吉地,若格局清奇,多出公检法人员、军人、警察、法医、外科医生等职业。此类职业皆需果敢、决断之力,并能执掌生杀予夺或切割修补之权,正合寅木之性与艮卦之止。
申山(属坤卦,五行属金):申为名都,五行属金,其卦位为坤,坤为地,有承载、顺承、文书之象。申金锋利,主聪明、敏捷;坤土厚重,主学问、积累。二者结合,虽金在坤卦,但其锋利之气化为钻研之智,故多出高材生、博士、研究员、行业技术精英等文职类高端人才。其贵在智,而非在权。
巳山(属巽卦,五行属火):巳为大驿,五行属火,其卦位为巽,巽为风,主文书、交易、流动。巳火遇巽风,火势更旺,主文采、口才与奔波。多出教师、律师、销售、传媒人士等靠口才、文笔立身之人。
亥山(属乾卦,五行属水):亥为天门,五行属水,其卦位为乾,乾为天,为君,为领导。亥水通乾金,主智慧、谋略;乾金主权威、决断。故多出政治家、企业家、战略家等具有宏观视野与领导才能之人。
三、 根本原理:来龙星体定其性
为何同在一卦之山,如寅山与丑山、未山同属艮卦,所出人材却大相径庭?寅山出军警,而丑未则多出富豪?其根本原理,在于来龙的“星体”属性。
龙脉之行,有其独特的形体,风水学以“五星”(金木水火土)、“九星”(贪狼、巨门等)来归类。不同星体,蕴含不同的五行之气与能量属性。
来龙为“土星”或“金星”:土星厚重,主诚信、积累;金星圆满,主刚毅、决断。土金相生,最利于孕育商贾巨富。因其气主聚,能守财,善经营。故丑、未等属土之山,若得土金之星来龙,多发富。
来龙为“金水星”或“水木星”:金水相生,主清秀、聪慧;水木相生,主文华、仁寿。此类星体来龙,多出文士、学者、艺术家。
来龙为“木火星”:木火通明,主文章、发越。多出才思敏捷、以文扬名之士。
因此,断一地出何样人,绝非仅看坐山,必须“从龙认脉,因脉察气”。先观来龙属何星体,辨其五行,再结合坐山之属性,看其生克配合,最后参以堂局砂水之情,方能得出精准结论。例如,寅山虽主武贵,若得来龙为文秀之水木星,亦可能出文韬武略之儒将。
廿四山之学问,深如瀚海。壬丙之猛烈,寅申之异趣,皆在向我们揭示风水造化之精微。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切理论,必须建立在“成龙成局成地”的实践勘察之上。有志于斯道者,当效法古贤,背负罗盘,深入山川,多堪复古坟名墓,于实地格龙立向,消砂纳水,观察其坐山与后代发越之关联。唯有如此勤于实践,精于思考,善于总结,方能穿透文字,直抵本源,真正领悟“何山重,出何人”的玄妙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