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1或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白居易诗:“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来自《释名》对“雪”为“绥”的解释,绥是安,霏霏绥绥,天地间就变得静了,更显人声之喧。《广韵》解释“雪”为“除”,由“除”而“洗”,庄子由此引申而用“澡雪而精神”。
有句谚语:小雪节到下大雪,大雪节到没了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进入小雪,气温骤降,一定注意御寒保暖防感冒哦~
小雪养生8字诀:外御湿冷、内防燥热
外御湿冷
1、多见阳光添衣被古人有云:“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故而此时节须多晒太阳,以上午九点前及下午三点后为宜,此时阳光正好,紫外线却并不强烈。另这个季节感冒多发,须适添衣被,御寒保暖。
2、养精蓄锐好精神此时节须早卧晚起,养精蓄锐。晨间醒来不急于坐起,而当躺于床上伸伸懒腰稍作活动,尤其有心血管疾患者更不应立马坐起,以防血压骤降,大脑供血不足而引发头晕跌倒。
3、沐足抗寒防冻疮小雪时节天地湿冷,人体气血不畅、瘀血阻滞之时便可发为冻疮。睡前常沐足,水温以40至50℃为宜,水量以淹没脚踝为好。
4、饮食有节微温补此时节寒中有湿,饮食不可过饱以防伤于脾胃,亦不可过于温补以防燥热内生。宜饮食有节而微微温补,红枣、栗子之品可谓此时节微温饮食之上品。
内防燥热
1、少食辛辣清内火此时节不宜过多食辛辣,宜食诸如萝卜、梨等清润之品以润燥清内火。萝卜宜选白萝卜。梨宜选雪梨。雪梨味甘性寒,富含氨基酸及维生素,咽干、咽痒、干咳、便秘、尿赤者宜多食之。
2、清火养肝杞菊茶枸杞,味甘性微温,具滋肾养肝、益精明目之功。菊花者有白菊、黄菊、野菊之分。白菊味偏甘,清热之力稍弱,养肝明目之力稍强;黄菊味偏苦,清热之力稍强,养肝明目之力不及白菊;野菊味甚苦,其功以清热解毒见长。小雪防三病
呼吸道疾病
小雪过后进入了寒冷的冬季,此时天气异常寒冷,木枯草衰,万物凋零,阴雪纷纷,常会使人触景生情,抑郁不乐。其时节改变情绪,调摄身心的基本方法就是运动。
冬季寒冷,尤其在降雪少的情况下,病毒和细菌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老人的呼吸道黏膜很容易受刺激,抵御细菌的能力下降,因此很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对于老人来说,感冒、肺炎、哮喘、流感都是这个季节需要重点防范的疾病。
心脏病
在冬天,老年人对寒冷刺激的适应性相对较差,因此也是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天气寒冷会使人的血管收缩,血压增高,供血不足,因此容易出现心率失常、心绞痛,并最终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而心绞痛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胸部的疼痛、憋闷等,也有的患者表现为一侧的牙痛、上肢疼痛,还有的女性患者会表现为呼吸困难、胃部不舒服等,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脑血管病
老年人由于本身的衰老,血管出现硬化,弹性变差,寒冷、劳累、情绪变化都可能使血管突然收缩,导致供血不足,大脑出现缺氧状况,发生脑出血或脑栓塞,俗称“中风”。一般来说,中风分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也就是脑栓塞和脑出血。缺血性中风的早期症状有突发眩晕、突然间半侧脸、身体麻木、无力等,也有患者看东西重影,频繁打哈欠。有的患者这些症状会在24小时内消失,医生称其为“小中风”。出血性中风表现为突然的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患者血压也会很快升高。